教育硕士怎么评判(看这10点区别!区别教育专硕和教育学硕!)

看这10点区别!区别教育专硕和教育学硕!

2024考研报名已经告一段落了,准备备战25考研的小伙伴,是时候该准备准备了!下面跟着研才教育一起来看看教育学硕跟教育专硕的区别有哪些?在择校的时候,可以做个参考!


教育专硕及教育学硕在培养方向、考试专业、学制学费、招生人数、初试科目、考试难度等方面都有所区别,考生在择校择专的时候,应该着重考虑两者的区别,选择适合自己的。


01培养方向

学硕(教育学硕士):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专硕(教育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02教育专业

学硕专业主要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当然还有一些自设的专业,比如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智能教育、远程教育等。


其实专硕就是两个大的维度,一个维度就是科目维度,比如学科教学(语文、英语、数学、生物等);第二大类就是授课年龄维度,比如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


03学制&学费

教育学硕士一般为3年,极个别2年;学费一般为每生每年8000元。教育硕士一般为3年,个别2年;专硕学费较学硕要高,不同专业间学费有差距,一般在10000-20000元。


04招生人数

教育学硕招生少,推免多;教育专硕招生多,推免少。


05初试考试科目

教育学硕士:

①政治(满分100)

②英语一/其他外语(满分100)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其他专业综合(满分300)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院校是否考察311,考研儿可以前往研招网/目标院校查询。


教育硕士:

①政治(满分100)

②英语二/其他外语(满分100)

③业务课一/333教育综合(满分150)

④业务课二(满分150)

333教育综合是自命题,多数院校是参照国家统一大纲出题,具体可以参考目标院校给出的考试大纲,有针对地进行复习。333教育综合包含: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外教育史约5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


06考试难度

就整体来说,英语一难度高于英语二,311难度略高于333,因为311比333多一门课,从各学校出题的侧重来看,311的题会更加灵活,更注重逻辑分析。从宏观上来说,它更注重国家教育发展走向。333的题则是更注重实践。一般多涉及课堂教学问题,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


07近五年国家线

教育学硕5年的国家分数线上涨情况:

看这10点区别!区别教育专硕和教育学硕!

教育专硕5年的国家分数线上涨情况:

看这10点区别!区别教育专硕和教育学硕!


尽管学硕和专硕的公共课、总分国家线相同,但专业课的划线是不一致的,考研儿在对比数据时注意哦!


08就业方向

教育学硕士就业方向:

普通高校: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主要的去向,不过现在留校已经基本要求博士学历,去高校可以考虑继续深造;


中小学校: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校也是常见的;


特殊教育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


政府单位: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教育行政单位;


出版社、报社: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新技术教育领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工作。


教育硕士就业方向:

学科教学专业:进入中小学成为相对应的有编制的学科教师;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则对应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毕业后可成为幼师或是去教培、早教机构;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可以去各级学校当心理健康老师,或者报考大学辅导员岗位,也可以去社会上一些心理咨询机构任职;


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多倾向于科技馆、科技中心等一些机构从事科普工作,或到中小学从事科技类课程教学教研工作。


09关于教育学院校选择

清楚知道教育学硕士及教育硕士的区别之后,下面研才教育给大家提供一下在择校方面的小小建议:


如果你是学霸基础比较好,英语学的也不错,可以推荐传统师范名校,就业前景都不错,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大学陕西师大等,报录比一般在7-10比1左右,招生都比较稳定,而且学科能力很强。


如果你基础一般,想考比较稳一点的学校,可以推荐像南昌大学安徽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海大学广西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报录比一般是在7比1以下,相对比较容易。


如果你的基础一般又想考名校,可以推荐理工类的教育学,类似高等教育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华东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报录比一般低于5比1。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