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艺术硕士核心课程指南发布,注重三大能力培养

全国艺术硕士核心课程指南发布,注重三大能力培养


文 | 徐丽梅



4月17日,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音乐舞蹈专业分委会暨院校工作交流会在海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一百五十余所艺术硕士培养院校的四百多位专家、教师参加会议。与会者深入讨论了艺术硕士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音乐教育方与培养体系建设等9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许多专家对于如何遵循《艺术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灵活设置相关课程展开了热烈讨论。



核心课程指南靶向明确



艺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介绍,迄今,全国艺术硕士培养院校已近300所,招生人数已超过6万,艺术硕士培养、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是保证艺术硕士培养体系规范、完善的至关重要的条件。由艺教指委专家组经历一年半编写的《艺术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已于去年底开始陆续在各院校推行。该指南确定了艺术学科8个领域共31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其中,音乐领域的核心课程包括:音乐教育研究与实践课程群、多声部音乐的编创与排练课程群以及音乐研究方法核心课程。


该指南目标明确,每一核心课程的设置都针对学生的特定问题。各相关高校要遵循该指南确定核心课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确定核心课程之下的具体课程。今后对艺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专项评估中,这些核心课程的实施效果也将成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提升教育研究与实践能力



“当今的中小学,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能完成基础的单节课教学实践,还能依据课标做出长期的教学规划;具备在教育哲学的理论框架内编写教材的能力。”课程编写组成员、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蔡梦介绍,音乐教育研究与实践是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主课,以多个专题组成课程群的形式呈现,教学贯穿于全学程。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理念与知识转化为具体教学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在教育哲学和理论的构架中综合运用音乐知识技能,独立完成音乐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完整环节。


音乐教育研究与实践课程群可下设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和音乐技能的综合运用等多门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从单纯的实施者转变提升到具备全局观的设计者——既能设计一节课的教案,也能围绕一个单元、一学年、一个阶段来规划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或撰写教学参考,并在其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系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教学设计的循序渐进和统一性,在教学实践或音乐活动组织中体现出某种音乐教育理念或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根据社会需要定培养方向



课程编写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邓林教授表示,艺教指委明确强调,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方向主要培养三方面的师资人才:能胜任小学、初中、高中普通音乐课教学及艺术社团组织指导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能胜任中等、高等职业技术和高等学校音乐课教学和艺术社团组织指导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能胜任提升社会公民艺术素养、各类社会美育工作。


要达到上述要求,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需要具备分析和研究合唱、合奏作品的能力、编创小型合唱或合奏作品的基本能力;具备立足音乐分析基础上,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排练合唱或合奏作品的能力;能胜任合唱或合奏作品的演出指挥工作。


多声部音乐的编创与排练是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协作类专业课程,以多个专题组成课程群的形式呈现,教学贯穿于全学程。多声部音乐的创编与排练可下设合唱写作训练、小型乐队作品编创、乐队指挥基础、合唱指挥基础等多门相关课程。



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



课程编写组成员、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高拂晓介绍,音乐研究方法是一门方法论课程,适用于音乐领域各专业方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合理的分析音乐案例、教学案例等专业实例的方法;学会从自身的问题出发去从事音乐研究,形成提炼、概括和思辨的能力。


在音乐研究方法的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查找相关文献,学会有条理地梳理问题,逻辑地阐述和表达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组织专题研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学习实践中的瓶颈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运用艺术原理和逻辑思辨,找到解决方案。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类似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文字材料,要结合自身艺术实践中的问题探索来拟定。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返回
顶部